2024年5月,在鄉村振興戰略與產教融合教育改革的雙重背景下,由安徽新華學院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組成的“華園飽哥飽妹”創業團隊,在校園內開展“我把金寨帶回家”助農直播實踐項目。短短兩周時間,團隊通過新媒體矩陣累計銷售金寨土特產1萬余元,在實踐課堂中書寫青春助農答卷。
自主實踐——從“課堂理論”到“田間實戰”
學生團隊自主完成組隊建章、選品策劃、短視頻制作、直播運營及線下銷售等全鏈條工作,運用電子商務課程所學的市場調研、供應鏈管理知識,從當地鄉村企業中選出金寨稻蝦米、野菜鍋巴、紅薯干等10余款地域特色產品進行銷售。
在短視頻內容創作環節,各團隊充分展現創新活力:有的前往金寨原產地對合作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度采訪并對產品進行溯源考察拍攝,有的結合網絡熱門話題拍攝趣味助農視頻,累計產出優質短視頻30余條。在直播運營環節,華園飽哥飽妹團隊創新性地利用無人直播和數字直播手段來提升直播間曝光量。
(學生團隊短視頻內容)
實踐促學——打造 "三位一體" 育人場景
活動"課程、競賽、社會服務" 三位一體育人理念,安徽新華學院商學院教師團隊組建專項指導教師團隊,將《電商直播實務》、《短視頻創意制作》、電商導師制課程等課程融入實踐指導。從直播腳本撰寫時的消費心理分析,到流量運營推廣,指導教師全程參與項目打磨,累計開展選品會、復盤會、直播預演等專項指導20 余次,幫助學生在真實商業場景中理解“人、貨、場”的電商運營邏輯。
“通過策劃直播活動,我真正理解了用戶畫像不是課本上的概念,而是要去研究直播間觀眾的年齡、地域和消費習慣?!蓖跬瑢W表示,團隊在首次直播中因未精準定位目標客群導致流量轉化率低,經指導老師點撥后調整策略,第二場直播銷售額增長150%。這種“實踐—反饋—改進”的閉環訓練,讓學生的創新思維、溝通協作和問題解決能力得到系統性提升。
(商學院電子商務教師王雨鶴在屏幕外進行直播指導)
(學生直播助農畫面)
青春賦能——踐行高校服務社會使命
直播助農活動不僅是教學改革的試驗田,更是學生厚植家國情懷的實踐課堂。在與金寨農戶的深入交流中,學生們既目睹了特色農產品“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困境,也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給老區帶來的變化。團隊成員主動為農戶設計標準化產品介紹模板,幫助搭建農產品溯源體系,部分學生還與金寨當地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將助農成果轉化為持續性的助農行動。